阿里巴巴国际站运营人员如何操作好一个产品。
从产品发布上架再到营销推广,单品操作是所有运营人员都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今天不聊产品选品的问题,也不聊要不要多发品,发多少品合适的问题,单纯的聊一聊如何操作一个产品。当老板扔给你一个产品,应该怎么去做好它。
这里说的单品操作,是精细化的认真对待某一个产品。不考虑这个产品之外的规划因素,就是单纯的想办法操作好某一款产品。
此文较长,共计一万余字,全文均为文字。建议使用电脑端阅读,新手阅读可能会有些烧脑,可在较好的思维状态下阅读。
布局思考
当公司研发或引进一个新的产品,扔给运营人员,让运营人员尝试卖一卖这款产品。运营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思考,如何操作这个产品,才能更好的做出效果。这是运营一个产品前期的思考架构过程,也是一个优秀运营不可或缺的思考过程。
在调研中,有很多的小伙伴都忽视了这个思维动作,工作流程都是直接作图(或丢给美工作图),整理关键词。然后写标题发布上架,有直通车的加入直通车推广。至于效果的呈现,很少有人愿意去思考如何尽可能的把控它,或者是欠缺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能力。总结归纳一下,效果大体就是听天由命。有效果就有效果,没有效果那也没办法,后期再慢慢优化,优化的方向,也基本模糊不清。
的确,没有经过思考和设计的操作,效果的可控性确实会弱一些,会出现效果听天由命的现象。那么运营人员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去搭建属于自己的操作流程呢?大家可以按照下述的思路来构建属于自己的操作规划和流程。
调研该产品是否存在市场空间
规划从哪些角度去做营销策划
依据买家购物场景做产品上架的准备
从产品上架的关键细节入手发布高质量的产品
初期推广及数据反馈验真
确认值得操作的产品,内页做到精益求精
顺应搜索权重发展设计推广用词和形态
大力推广和资源注入
数据运营和后期规划
市场调研
在拿到一个产品时,运营要做的就是调研这个产品有没有操作的市场空间,难易程度如何。如果熟悉一个类目,其实拿到一个产品,应该大概就有一个感知,这个品的热度怎样。当然最好还是用数据来衡量一下,这个品的市场情况。
衡量一个产品的市场容量,有两个地方可以查看,首先是去alibaba前台搜索。在这之前,首先需要商家定义一下谁是我们的竞品,通常同属性、同类型的商品才是我们的竞品。这一点商家可以自己定义,不做展开,明确了这一点之后,再去前台的同行产品中,看这类产品的交易信息。进入商品详情页面,在交易信息版块,可以看到某一个产品的交易记录。
这里如果是被商家主动隐藏就看不到了,现实中很少有商家去设置隐藏,所以搜索结果的参考意义还是比较大的。这其中还包含一些搬单或刷单数据,因为难以辨别,并且刷单的商家占比相对来说是极少数,所以亦可以忽略掉这部分误差。只关注大的方向即可,不必去纠结细小的问题。这里的数据是商家实实在在经过线上的交易数据,每一单都会被平台记录并显示出来。
通过收集了解某一类产品大部分同行的销售数据,从而可以判断这个品类的市场销售情况,以及销量分布均匀度情况。当确认这个产品是存在市场空间的。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操作。
确认市场空间存在的第二个方法,是看关键词指数,商家可以在数据管家后台关键词指数中,输入一个核心关键词。通过观察核心关键词(及其相关词)的搜索指数和搜索趋势,来了解这个产品市场存在的空间大小。
众所周知,搜索指数对应着搜索次数,与搜索次数是成正比的。当一个指数越高时,其实际搜索次数也就越多,市场空间也就越大。这是判断市场是否存在的第二个方法。同时,了解指数变化的趋势,也是进一步加深市场感知的过程。
当然,还有站外和其他电商平台调研的方法,也可以感知一个产品在买家群体的需求情况,就不过多介绍了。只说两个从国际站自身平台看市场空间的方法。
运营规划
当了解了一个产品的市场热度,第二个要做的就是规划,如何操作产品。热度产品有热度产品的环境特征,非热产品有非热产品的环境特征,商家可以根据自身品类的特征和属性去做更细致的思考,这里只说一些共性的操作。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产品,要想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产品,都需要先了解一下优秀产品所具备的特征。
一个好产品的特征,是看的人多,咨询的人多,买的人多。也就是来的人基本都问,问的人基本都买,然后前来咨询的人还特别多。只有具备了这几点,才可能成为一个爆款或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否则,距离爆款都会又远一步。还原到电商中,就是各项指标都要尽可能高,重点是点击率和转化率。
要想实现来的人特别多,这一点是比较容易的,实在不行还有直通车嘛。但是要想实现来的人基本都问,问的人基本都买,就难了。所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产品的转化问题,当解决了这个问题,转化指标和成交指标都高时,由于这些指标是影响综合搜索权重的核心指标,所以免费的流量也自然不会少。否则,这些指标上不去,慢慢的自然权重也会变得吃力。关于权重的理解,可以查看《对国际站电商搜索的深度解读》。
要想做一个卖的动的产品,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产品的定位和买家人群。也就是什么样的买家会需要这些产品,他们需要的核心功能是什么。当然不做这一步也是有机会做好一个产品的。只是我觉得它是深入了解消费者的一个思考动作。也是为运营提供更多发散思维的技巧手段,尤其是一些意见领袖和技术专家,可能对于目标人群的需求和卖点的定位更加透彻。
目标买家就是需要这样的一个功能点,从而确认这类产品就是被市场所需要的,是有较大价值空间的。关于定位的思考,可以参考文章《聊一聊定位》。定位是一个较难理解的东西,可能真正做过它的人才更容易理解其价值。
从营销的角度尽可能把控产出效果
我在做分享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买家买的是你的产品,不是你的运营技术。买家在平台购物时,只会因为看到了什么而做出一系列的行为动作,不会因为运营的技术怎样而购买你的产品。所以产品和产品的呈现,是决定买家行为的根本。
产品自身的情况,具备什么优势,是需要商家自己来挖掘和塑造的。在找卖点的时候,可以先做一波同行的调研。将同行的卖点详情全部收集起来。将共性的点,重要的点提取出来,单独做整理。
除了调研同行以外,商家还需了解消费者的真实想法。这些消费者的真实想法,通常藏于一些电商平台和社交软件的评论和问答交流中。商家亦可以走进消费者活跃的场景中去了解一些消费者的真实想法。
最后,基于产品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拆解,产品使用流程拆解,也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产品优势和卖点。这些都是挖掘卖点的常用方式。
在找出了卖点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设计。视觉的呈现对于表现产品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在页面制作前期。为了追求速度,可模仿同类优秀产品的设计,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良。记住是模仿设计,而不是盗用。关于视觉策划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考文章《聊聊电商视觉》。
详情的逻辑
做好一个电商产品的介绍,可以从产品的外观、功能、属性、价值等入手。在展示产品的过程中,每一屏要介绍的内容,以及每一屏内容过渡的逻辑,是在设计前就需要思考的。商家需要将想表达的内容、卖点进行提炼,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舍弃掉不重要的内容,围绕重点内容反复叫卖。
在策划详情的过程中,第一屏应该呈现什么样的内容,第二屏应该呈现什么样的内容。商家可以根据同行调研和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来做排列。通常第一屏是一个整体的介绍,亦可以是一个价值观的表达,然后紧接着第二屏是产品的主体介绍。根据产品的不同,第三屏通常是功能、细节或角度的介绍,以此类推。这里商家可以参考同行和顺应买家了解产品的心理历程来做设计,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视觉呈现的逻辑会有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B端,买家除了想了解产品之外,往往还会根据自身营销的性质,来做一些定制等要求。在详情页设计时,除了将产品表达的清晰透彻,商家所需要的服务也要表述清楚。可以直接利用一到两屏的画面介绍关于产品定制和服务的内容,内容要通俗易懂,清晰全面。不要直接写支持定制这类简单的话语,而是将定制的要求和定制的服务说明清楚。越是清楚的表述,越容易激起买家对商家的认知。要将自身的实力展示和服务内容,写的一望而知。
在详情页策划时,产品和公司的介绍最好不要超过10个屏幕,太长会给人一种不友好的体感。并且难以抓住重点。只需要将重点的内容讲述透彻即可。在策划表达时,要懂得舍弃一些不重要的内容。对于加强买家信息的吸收和了解较有帮助。
详情的呈现
卖点策划之后,如何呈现也是影响买家感知的一个因素。详情的呈现,最好是能用一句话说明的就不用两句话,能用图片说明的就不用文字,图片对信息的传递和吸收效率是要比文字要高的。
详情的呈现主要包含文案、设计、调性、主题表达等内容。每一屏画面,都是单独的一个画面呈现。在设计详情时,除了整体页面的调性和色彩需要围绕产品的特性确定下来,还需要对每一屏内容的表达做思考。在表达每一屏内容时,文案、拍摄和排版通常是让视觉表现呈现差异的重中之重,面对不同的文案和设计,买家对产品的感知力也是不同的。
比如,小米体重秤,喝杯水都可感知到的精准。显然是更懂女性,更懂消费者。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达,都影响着买家对产品的感知。当然,对于一些行业来说,部分老买家只看产品主图就能了解产品,会弱化一部分详情的视觉。但即便如此,视觉对于电商的重要程度依旧是不可小视的。
从营销的角度策划详情时,重点就这两个要点。一个是表达什么内容,一个是如何表达。是需要运营小伙伴在做好充份的调研功课和思考之后,依据运营和行业经验执行的工作,也是预想向买家沟通介绍的过程。
从运营技巧的角度尽可能把控产出效果
在操作一个产品时,除了从营销的角度去思考。运营技术也是影响单品操作成功概率的重要环节。如果说最终的效果是买家看到了哪些画面、哪些内容而做出某些行为,把直接影响买家心路的画面和内容作为炮弹的话,那么运营技巧就是发射炮弹的支撑基座。
运营人员可通过运营技巧,尽可能的把控买家通过哪些词,在哪些场景(竞争环境)下搜索到我们,从而让买家的行为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首先是节点设计,在前面提到了一些。运营人员可依据要操作的流量场景去思考设计,比如做搜索渠道,主图的设计;做直播,直播封面的设计,等等。运营人员要依据参与的流量环境制作具有吸引力的引流图片设计。
如果是搜索,还需要规划好推广用词的问题,是推广大词还是推广小词,是推广精准词还是广泛词。不同的词所带来的流量规模和转化效果是不同的。都需要商家在操作一个产品之前,就做好规划,尽可能的让产品效果朝着商家预设的方向发展。
如果是做一个新品的搜索,在前期推广的词库比例,最好是以推广二三级精准词为主,稍微搭配一些大词,这样是对转化产出较为友好的一种主观预设方式。比方说我们主推10000mahMini power bank,当买家搜索10000mah Mini power bank时,买家的需求和商品是完全吻合的,所引进的流量都是较为精准的。
从运营技巧上尽可能的操作好一个产品,还体现在很多方面。不过重点都是围绕表达和需求为中心的,其次是通过技巧尽可能的顺应平台规则,以试图获取更多的流量规模。比如,顺应平台尽可能的做好搜索权重、做好信保、做好服务指标等,不做列举。
已经上架的产品优化
对要操作的品做一个大致的规划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准备上架这个产品。在初期上架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关键词的属性和数量,上新适量的产品数量。
在单品操作的初期,为了加快产品操作的进度,只需尽可能的做好视觉页面,把握住大的框架即可,无需过于纠结细节。如果产品的表现好,后期再做各方面精益求精的优化处理,加大推广的力度。前期可尽可能的模仿同行,在优秀同行的页面上做升级和优化即可,也可只修改和添加部分设计。
发布好一个产品,重点在于做好以下几个点:
标题
写标题之前,关键词库是需要整理的,整理好关键词库之后,商家可根据产品的精准词数量和竞争程度,选择合适的词来使用。写标题不需要过多的技巧。只需做到文能对题即可。这里可参考文章《谈标题拼写》。在新品上架初期,所选用的词要具备一定的热度,并且要与产品绝对匹配。不相关的词,或不够相关的词慎用。词的使用越是精准,就越是可以为产品带来转化和长久的流量。
主图
发布产品时,主图的设计是较为重要的。主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点击效果。同时,在无线端,买家可横向滑动主图来快速的了解产品。也是商家向买家传递产品信息的重要介质。
首图的第一张,通常是为了吸引点击而存在。一张好的图片是具备一定的观赏性的,这里的说的观赏性并不是艺术。而是很多时候,可能因为一句文案,一个卖点,或者仅仅是图片看起来舒适有吸引力,就特别下意识的点击了进去。图片舒适在哪里。是主体的呈现、角度、色彩或其他,这是需要运营人员思考的,在设计主图时,首图通常是展示产品的全貌或卖点的,主体要大,画面的要干净舒适,能一目了然的透传产品信息。
后面几张主图,可依据产品的特性,从不同的角度、功能、属性、细节等来全方位的介绍产品。可以当做产品的一个微详情,最好不要所有的图片都具有高度的雷同性,为了填满而填满。6张主图最好是每一张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功能介绍,充分利用买家在手机端浏览产品的习惯,加速买家对产品的感知过程,避免主图空间的浪费。
详情
详情页的设计,核心在于一种表达,前面的文字已经提到了很多。在详情设计初期,需要先策划表达的内容。关于卖点寻找的方法,商家可以通过同行调研、市场调研、属性拆解、功能拆解、使用流程拆解等角度去思考,也可以借助传统的营销学知识FABE模型、KANO模型、SPIN销售模型、STP模型等来帮助商家策划要表达的内容和形式。模型的内容和使用方法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都是流传下来的先辈的智慧。因为篇幅的关系就不做案例的展开和阐述了,只要肯花时间,这些模型都较为容易理解和应用。在设计上,可以参考《详情的设计技巧》。
交易和评价
产品上架之后,如果有老客户的,可通过免费赠送样品的形式,在交易时,主动添加一个产品让客户收货后评价,这些评价的内容和评分星级会展示在前台。当其他买家浏览商品时,由于产品有过历史交易行为,也更容易加深其他买家咨询和成交的概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买家对产品的信赖感。当然,如果没有老客户资源,也没有任何的资源手段。那也没关系,这一步忽略即可。
单品运营节奏
当一个新产品上架之后,接下来商家需要从运营技巧上来帮助产品的生长。通常一个商品上架之后,会经过萌芽期-成长期-爆发期和衰退期的发展历程。萌芽期是需要商家时刻关注和扶持的。
以做搜索渠道为例。在新品上架初期,平台是会给新品一个初始权重的,会给其一些随机的展现来看产品的表现。产品通过与同期同量级产品的数据权重赛马,来获得更高的权重、更好的排名和展现。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产品的表现力一般,那么就会逐步丧失搜索竞争力,慢慢的沦为零效果或弱效果产品。如果有幸表现较好,则能持续的青云直上,有可能生长为一个优秀款或爆款。
初期推广
新品上架初期,系统所给予的展现是随机的、零星的。需要产品自身的表现能力超级优秀,才有可能快速的自然生长,否则,随机的零星展现,会让产品的成长速度变的相对缓慢。
为了加速产品的生长,减小系统初期随机展现可控性差的局势。在新品推广初期,建议使用直通车的形式,来帮助和加速产品的数据积累,并且,直通车对推广词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也能加强产品的表现。以减少初期系统随机展现的关键词不精准导致的产品综合数据薄弱情况。
权重赛马
众所周知,产品获得的排名与展现规模是依据产品的热度和权重赛马表现决定的。为了让产品数据赛马在初期就获得不错的表现,尽可能快的带来询盘和成交,在推广用词时,建议依据词的性质、热度和竞争度三个维度来做选取,优先选取二三级精准词和具备成交性方向的词(具有明确属性需求和功能需求的词)。
因为这类词的表现效果通常较好,买家搜索的就是买家需求的,咨询和成交的概率会更大。当然也不绝对,对于有些品类来说,大词的转化效果可能要高于精准长尾词。这里以普遍类目举例。商家需根据自己的品类和数据表现做调整。
在初期推广时,为了同时兼顾流量的规模和效果,建议精准二三级词的比例要多一些,同时搭配一些大词。重点推广具备成交方向并且热度/竞争度值高一些的词。也就是词具备一定热度,且竞争度相对小的词。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流量的转化效果,带来更容易形成转化的流量,以求得快速的形成咨询和成交,形成优秀的买家喜好数据。
这些数据再被搜索引擎拾取,从而经过搜索权重算法赋予产品和关键词更高的搜索权重,拉升自然流量的生长,形成良性循环。关于搜索权重的理解,可以参考文章《对国际站电商搜索的深度解读》。
数据验真
新品推广一段时间之后,通过新品的数据表现,商家可以确认这个品有没有继续操作的价值,也就是这个品有了足够可以说明产品效果表现的数据量之后,看其是否具有真正的市场需求和对流量的转化能力。
为了让数据结果更加具备说服力,在新品上架初期,商家可以上架多个同款产品(重复铺货的问题,商家自己想办法解决,小问题不做阐述),通过一段时间的数据表现,看其最优秀的那一个链接表现如何。如果表现优秀,那么说明这个产品是值得继续投入和操作的。如果都不行,则要重新思考问题出现在哪里,通过与同类型产品对比,是价格问题,是交期问题,还是哪些问题导致。当优化了几次依旧没有起色和头绪,可考虑放弃或搁置,不要胡乱坚持。
当一个产品,价格也有优势,产品质量也过硬,产品描述更是没问题,买家搜索的词也都是精准词,需求明确的词,但就是没有多少曝光和转化,那么可能这个品是真的不适合操作的,商家要懂得及时止损,停止操作和继续投入。当然,如果同类型产品都销量较好,每天进店的流量也特别大,但是就是成交很少,这种情况要从自身着手思考,不能全部都归结于品的问题,问题点很大可能还是营销和操作的问题。
优化页面内力及测试择优
当一个品的初期表现不错,有一定的市场空间,接下来要操作的就是大力推广。因为只有被展现才能带来效果,展现是一切效果的前提。为了最大化的效果产出,在大力推广前,商家可对产品进行一轮优化。依据初期推广的数据,看是否能发现一些表现不好的问题,及时的修正优化。
标题的优化
经过初期的一段表现,商家可以根据数据管家产品分析中,360分析里面的搜索词数据表现来决定是否要优化标题,标题优化的方法,可以参考文章《谈标题优化》。主要是对转化效果和未来的流量规模做一个调整。
主图的优化
主图的优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数据对比。也就测图。通过控制变量法来选择点击率更好的图片使用,这也是直通车常见的一种运营目的和操作技术。
另外一种,是依据营销视觉来优化,经过观察对比,对现有图片做优化调整。将产品的主图还原到真实的场景中去观察图片的效果表现。商家可以利用直通车把产品固定到某一个位置,然后去前台搜索,通过观察其在搜索结果中的视觉效果来做优化。是不是周围同行的视觉效果更好,是不是图片缩小之后视觉效果差了很多。通过几版图片的对比,来选择最好的一个进行数据验真。也可以使用测图的方式来测试几版主图的点击引流效果,择优使用。
详情的优化
详情的优化是一个较为繁琐的动作,通常没有大的转化问题不会考虑优化详情。一般情况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更好的卖点,更好的表现形式出现或自己想到了更好的卖点和表现形式之后,才考虑重新设计优化。通过更好的信息提炼,更直观的形式表达,更高效的信息传递,在经过数据验真之后来提升页面长期的转化和流量引导,使之精益求精。
内页营销的优化
一个好的产品,通常还需要刺激买家成交和加强流量引导。商家可以在店铺首页和详情页做一些大图的展示和关联营销来做页内的导流,最大化利用好进店的流量。亦可适度的做一些优惠促销,加强流量的转化利用。
优化推广和资源调用
优化推广
经过萌芽期的验真,确定产品存在市场空间,并且产品的表现还为不错的情况下,在新品的成长期,商家可以适度加大产品的推广力度,让产品产生的数据量级再上一个高度。从而获得更高层级的权重赛马,获取更大的流量规模。
除了推广预算可以适度加大,所推广产品的词性比例也可以稍作调整。将原本以二三级为主的推广词池状态,逐步的向以大词为主的形态转移。阶段性的调整推广词池,通过加大高热词的流量引进,以扩大产品的流量规模。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产品本身可以承接住更高更热的流量基础上。当加大流量之后,产品的数据表现弱化,这个时候要尽可能的维持原本的形态,先不要着急过度的为产品加注流量。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就是当产品的曝光规模大幅提升时,各项指标的数据都会下滑。只要它的波动还可以接受,效果还算的上是ok,商家就可以继续操作维持。如果数据放大之后,其不能较好的承接住流量的转化,商家也不要大力的去硬推它,要回过头来重新思考问题点可能出现在哪里。
资源集中
在操作单品前端引流的过程中,后端的转化数据也不能懈怠,信保成交和产品评价等数据,可以有效的维持和提升综合权重的计算。所以有资源的可以将资源尽可能的调用起来,橱窗可以绑定添加,什么搬单、老客户返单、测单等都可以利用起来,没有资源的也要加强业务员的培训,尽可能多的转化订单。
甚至可以短期内牺牲一些利润来成交订单,为所操作的产品绑定更多的信保订单和评价。使得产品整套的数据表现相辅相成,减少因某些环节做的不到位而导致的产品效果疲软。在搜索引擎衡量产品买家喜好的过程,也是以整套数据为依据来衡量的,单一维度的数据优秀是不稳定的。商家要围绕着整套数据去做思考,一个真正的好产品产生的数据也应该是整体优秀的。
产品后期规划
后期规划
一个表现优秀的产品,为了发挥其最大的价值,除了从单一渠道去提升该产品的产出,还可以从多渠道入手引流。当产品表现较为优秀时,从原有渠道再做提升所耗费的精力是相对较大的。这时商家不妨通过复制操作或多渠道引流的方式来加大店铺的产出。具体表现为通过拓展相关产品,以及积极参加平台组织的各种活动和引流场景,来提升该产品或总店铺的流量和产出规模。
在平台中,不论是日常活动还是官方大促,能参加的都可考虑参加。通常效果表现好的产品,在活动场景下也能获得不错的转化效果,可让产品的引流渠道更加丰富,充分利用已经发现的优秀产品。特别是有些渠道的流量较为巨大,其短时间的爆发力可能还会好于搜索渠道,是值得商家多去尝试的。粉丝通、客户通等渠道也都可以尝试利用起来,多渠道发展。
更新迭代
除了从运营技术和规划的角度考虑产品的发展外,商家还需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和需求改进上进行思考。对于大部分品类来说,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一个款式根据产品性质的不同可以卖1到数年不等。商家要持续的更新上新产品,来让店铺的流量能够持续的运转。
对于有能力开发和选择产品的,还可根据行业经验不断的改良产品,从产品自身出发,不断的改进升级,从而更好的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竞争力,实现长久的发展。产品的迭代,不仅仅是功能、技术的迭代。还可以是外观的迭代、体积的迭代、包装的迭代等等,朝着更好的满足买家需求和体感的方向去发展改良自身产品。长期持续的做出更好的产品,以应对时代发展和生命周期的轮替。
结尾
一个产品的成长过程,就是上架发布后,被买家看到,买家买或者不买,然后产生一系列的买家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再被平台拾取纳入算法决定产品效果循坏迭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节点都是需要商家重视的。买家通过搜索什么样的词找到我们,买家看到我们之后会不会点击,点击之后会不会发起咨询,咨询之后会不会购买。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需要商家贴合真实的场景去思考和设计的。
一个买家为什么选择一个东西的动机。当他搜索一个词,或者在某一个场景下。看到了什么会导致咨询和购买。放大到这个人群的更多买家,就是一个店铺最终呈现的效果。大量的买家因为类似的想法和动机都产生这种行为,商家可依据自己的网购心理和购物路径去分析其中的关键节点。把这些关键节点应用到运营卖货的过程中去,从而在根本上提升产品的点击和转化效果。
当买家搜索一个十分贴合的属性词或需求词,找到了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围绕其需求和竞品调研做了十分贴合的产品呈现和价值呈现,买家依旧没有咨询和购买我们的产品。并且放大到更多的买家都是如此。那么我们应该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是产品呈现的问题,还是操作技巧上出了故障,是抓错了需求点还是市场压根不存在,或者是自己再也想不到任何的操作思路要考虑放弃。静下来,仔细思考下。
上述这些是操作一个常规单品的运营流程。不同品类不同特性的产品,商家可根据情况稍作调整。是快速起爆还是缓慢成长,是大投入操作还是小投入操作,都是商家自己决定的。不同特性的品类亦可根据其性质尝试更适合它的玩法,运营无绝对。但大部分单品的操作都可依据上述思路进行操作。季节性的产品还需根据市场走势来规划相应的准备时间、上架时间和操作时间,做更加全面的运营节奏规划等。
没有讲到关键的地方 描述过于冗长 还有你这个鼠标点击特效太影响UX了
鼠标特效我评估一下,暂时可能会保留。文章内容的话会注意改进